常见问题
推荐产品
座机:028-85020509
Q Q:909091688
手机:18980086288
传真:028-85020509
邮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成都市簇桥工业园
成都宏展办公成都宏展办公厂
家具外贸企业为什么转型困难?
在全球经济都不景气的时候,特别是外贸企业,都是勒紧裤腰带,尽力压缩成本,抱团取暖过寒冬,尤其是办公家具企业,国内也没有一个龙头企业,家具企业秩序没有形成规模性的良性循环,国外市场就可想而知,国内由于国家宏观调控,整体经济波动不是很大,怎么一大块蛋糕,对于外贸企业也是蠢蠢欲动,跃跃欲试,但要是想转型显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小编概括了外贸转型难面临的五大因素:
其一,品牌缺位。
出口转内销的企业面临的另一大难题是:在国内市场没有自己的品牌,没有自己的经销商,没有应有的知名度。要解决这一难题,必须建立自己的品牌,打造自己的特色产品。设计可以说是外销企业的软肋,他们的产品甚至不能成套,现有的款式也多为国外采购商提供的,外销企业照单照量生产即可。这就使外销转内销企业在转型过程中遇到了设计人才、销售人才、管理人才等大量匮乏的问题,即使有资金实力,也很难在短时间内解决这些问题。
其二,竞争激烈,红海厮杀。
早在十几年前,中国家具内销市场就出现了饱和的局面,实现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就一直认为,中国经济一大问题就是产能过剩。原本国内市场产能就已经过剩,随着连锁卖场在全国圈地,随着数以千计的出口企业转向内销,内销市场的竞争肯定“惨烈”。
其三,分销渠道散乱。
中国家具企业的渠道模式相当复杂,而且处于探索变革阶段。一家企业往往有多种渠道模式,有直营店,有加盟店,加盟店还有省级代理、市级代理、县级代理等不同级别的代理。中国分销渠道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工厂是面向全国,而经销商铁定是区域性的,卖场作为物业方不参与经营,只负责招商造势。这种局面注定了中国家具企业产销不分,工厂注定要为销售操心,为了建设营销渠道,工厂要做好“脱掉一身皮”的打算,积极和经销商谈判。中国家具消费市场庞大,但幅员辽阔,对于完成了销售网络建设的家具企业来说,几乎是有多少个区域,就要和多少个经销商打交道。中国家具经销商忠诚度低,家具企业从渠道前期建设到后期完善,和经销商的谈判从来就不曾间断。联邦家具覆盖全中国的1000家品牌专卖店令人羡慕,但业内人士都清楚,这是十几年的积累才有的结果。
对于现在从出口转内销的企业而言,分销渠道的散乱是横在面前难以逾越的鸿沟,这不是钱能解决的问题,因为钱买不来时间。加上“好商家”、“好摊位”的不可再生性,即使新卖场不断出现,现有格局也难以被打破。
其四,物流网络梗阻。
家具都要经过物流渠道抵达消费者手中,物流一直是困扰家具行业发展的一个很大的课题,特别是那些做全国渠道的企业。我国物流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物流水平还比较低下,其原因主要在于观念落后,体制束缚严重,物流法规不健全,全国物流格局不清晰,物流网络不畅通以及物流专业功能不完善等。这些问题表现在家具行业,就是运输时间长,容易出现货物破损、丢失,货运反馈不及时等问题。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发现,即便是简单的送货环节,也难以从企业直达三、四线城市,往往需要一、二线城市周转,一来送货周期被延长,二来成本被加高。
其五,内需市场萎缩。
内需市场萎缩的根源在于国内房地产市场的低迷。虽然各大统计数据都显示房地产年销量一直在上升,但仔细分析数据不难发现,增长的都是地县市场,而一线重点城市,尤其是被政策调控的40多个城市,房地产市场萎缩严重。而这些城市才是泛家居行业的主要市场,是这主要的40多个城市居民在消费品牌家具。数据增长的三、四线城市,在大部分品牌家具企业销售表中,所占的份额并不多,尤其对中高端家居企业而言。
另外,主力消费群消费观念日益理性。改革开放30年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最为稳定也最具消费能力的中产阶层是中高档家具主流消费群体,在经济能见度降低的情况下,这一群体的消费观念是无事也得储备三年粮,这样他们才会对生活有安全感。在经济走势不明朗的情况下,无论国家怎么刺激消费,更多的人会选择储备,消费信心明显不足。但对于这些企业而言,中国地域广阔,全国市场差别较大,而且至今还缺乏一些妇孺皆知的全国性品牌。在打造品牌、争夺市场方面,办公家具公司皆有机会。出口转内销企业虽然有众多困难,但是只要找到适合市场的产品定位、找到合适的设计风格,并配以适当的渠道模式,现有内销格局并非牢不可破,还有杀出重围的生机。